黴漿菌快篩怎麼做?3大檢測方法介紹,掌握更高效的檢測技術!
- Molsentech
- 5月12日
- 讀畢需時 5 分鐘
已更新:5月13日

黴漿菌是什麼?黴漿菌傳染途徑有哪些?本篇將介紹黴漿菌帶來的影響、說明黴漿菌檢測的重要性,並解析3種黴漿菌檢測方法,最後告訴您黴漿菌預防的方式!黴漿菌檢驗技術推薦「矽基分子電測」,讓檢測更有效率!
一、黴漿菌是什麼?從人體健康到細胞治療的隱形威脅
黴漿菌是一種能夠自我複製、體積只介於 0.15~0.3 微米的病原體,由於沒有細胞壁或固定的型態,因此許多常見的抗生素如盤尼西林、β-內醯胺類等,都無法對其產生作用,也因如此,黴漿菌檢測成為臨床診斷和細胞治療產品的一大挑戰。

👉 黴漿菌對「人體」的影響:
黴漿菌在人體上的影響主要以呼吸道感染為主,如咳嗽、發燒、咽喉痛等。根據衛福部公告的衛教資訊顯示,年齡越小症狀越輕微,反而年齡較大的兒童、青少年症狀會比較嚴重,起初會全身疲倦無力、頭痛及輕微發燒等,嚴重甚至會有長達數月的咳嗽。
由於肺炎黴漿菌感染與一般感冒難以區分,若長時間未好轉,建議考慮進行黴漿菌篩檢。
👉 黴漿菌對「細胞治療」的影響:
在細胞治療和生物製藥產業中,若未遵守無菌操作會容易造成黴漿菌污染,進而損害細胞並減少產量,若藥品發生污染甚至還會影響患者的健康。因此,我國食藥署公告的「人類細胞治療製劑查驗登記審查基準」,明確規範細胞產品必須進行微生物測試,確保產品和製造過程中未受到黴漿菌汙染。
不過,由於黴漿菌體積非常小,無法透過肉眼觀察或使用過濾膜來移除,加上具有不斷生長複製的特性,若產品不幸發生污染只能整批銷毀,大幅提高生產成本。因此建議選擇專業的檢測技術定期檢查,才能有效降低黴漿菌帶來的財務損失,並維持營運效能。
二、黴漿菌傳染途徑為何?潛伏期有多久?
黴漿菌來源主要為飛沫傳染,在密閉空間和群聚環境(如學校、醫院等)都是高風險區域。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無症狀的帶原者,也能透過飛沫傳染將黴漿菌傳播給他人。
黴漿菌進入人體後,大約會有 1~4 週的潛伏期才會出現咳嗽、發燒、氣喘、胸悶等症狀,並且有機會出現其他併發症,例如頸部淋巴腺炎、扁桃腺炎、中耳炎等。
另外,在細胞治療產品的製程中若不慎發生黴漿菌污染,短時間內就會影響細胞生長,因此即使是輕微的黴漿菌污染都需要立即處理並定期檢測,以免影響產品品質。
三、黴漿菌檢測指南|黴漿菌檢測方法、費用一次看
黴漿菌不只會影響人體健康,在細胞治療產品製程中更是一大威脅。因此必須透過檢測來達到「及早發現、即時處理」的目標。以下說明 3 種黴漿菌檢測方式:
(一)3 大黴漿菌篩檢方式
方法 1:黴漿菌快篩
「快篩」顧名思義就是要在短時間內快速找出陽性案例,以降低病原體的傳播速度。黴漿菌快篩能夠在短時間內檢測出個體是否含有抗體,適合作為初步篩檢,但偽陽性的風險較高。
方法 2:PCR 核酸檢驗
PCR 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分子檢測技術,能夠針對黴漿菌的核酸序列設計出引子並進行 DNA 擴增,直到擴增的量達到儀器可偵測的範圍時即為 Ct 值(循環閾值),數值越低傳染力越高。
雖然 PCR 檢測十分靈敏且快速,但是引子設計的侷限性可能會無法檢測到特定的黴漿菌種類,加上檢測流程複雜,需經過專業實驗室操作,通常需等待數小時至一天的時間才能有結果。
矽基分子電測開發的半導體生物晶片技術具有 PCR 10 億倍的檢測極限,且不需要進行 cDNA 轉換或核酸擴增,能夠有效降低操作複雜性和時間成本,為黴漿菌檢測提供更高效的解決方案。
方法 3:血清抗體檢測
透過血清也可以檢測出患者是否具有肺炎黴漿菌的抗體,包含 IgM 抗體(代表近期感染)、IgG 抗體(代表曾經感染)。雖然血清抗體檢測可以了解感染時程,但人體在感染黴漿菌後,需要一段時間才會產生足夠的抗體讓檢測更明朗,因此初期通常會比較難檢測出正確的結果。
以上 3 種方式是臨床上檢測黴漿菌的常見手法,其他像是培養法、指示細胞法和螢光原位雜交等則是經常運用於細胞培養的黴漿菌檢測,但也具有耗時、結果判讀不易、容易誤判等缺點。隨著檢測技術的發展,期待更高效的黴漿菌檢測晶片技術成為主流的檢測方式,為醫療領域和製造商提供更可靠的檢測方案。
(二)黴漿菌快篩費用為多少?
黴漿菌快篩並未納入健保給付範圍,自費篩檢價格大約落在 400~600 元。
四、黴漿菌無疫苗可防!教您 5 招預防黴漿菌感染
目前並無能夠完全預防黴漿菌的疫苗,每個人都可能二次感染,以下提供 5 招預防黴漿菌的方式:

儘早篩檢:若有疑似黴漿菌感染的症狀,建議儘速至醫療院所篩檢並接受治療。
避免密閉空間:避免在擁擠、不通風的場所長時間停留。
戴口罩與環境通風:呼吸道感染患者需佩戴口罩,並保持環境的空氣流通。
加強個人衛生習慣:在吃飯前、接觸物品後保持洗手的好習慣,並避免接觸感染者。
強化免疫力:保持日常飲食均衡、規律運動及充足睡眠,增強免疫力。
另外,若是醫療用途的細胞衍生製品,建議在製作過程中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範、建立常規性的黴漿菌檢測,大幅降低黴漿菌污染所造成的健康風險及產品損失。
五、比 PCR 更靈敏!黴漿菌檢驗技術推薦「矽基分子電測」
傳統的黴漿菌檢測方法耗時且複雜,除了會拖慢患者的篩檢結果,也容易影響細胞治療產品開發的進程和品質管控,為了解決這個痛點,矽基分子電測開發出創新的黴漿菌檢測技術,帶來突破性的解決方案。
我們所開發的黴漿菌檢測晶片,是特別針對細胞治療產品的品管需求而設計,提供更靈敏、更精確、更快速的檢測結果,不再需要漫長的細胞培養,也不受顯微鏡判讀影響,更無須經過核酸擴增反應,比現有的 PCR 技術更為靈敏。以下為矽基分子電測的黴漿菌檢驗技術 4 大優勢:
檢測更快速:不需經過細胞培養就可直接檢測黴漿菌,大幅縮短檢測時間。
結果更客觀:能夠有效避免顯微鏡判讀的人為誤差,讓結果更客觀、可靠。
檢測流程更簡單:免除核酸擴增步驟,能夠降低檢測的人力成本。
靈敏度超高:具有 PCR 10 億倍的檢測極限,單次檢測時間也只需花費 PCR 的 1/8,具有更高的靈敏度。
矽基分子電測(Molsentech)成立於 2014 年,以「讓精準檢測更簡單」為願景,致力於開發以奈米元件為感測基礎的半導體生物晶片檢測平台,對於開發生物晶片及檢測設備軟硬體具有豐富的經驗及專業。期盼未來能讓精密檢測變得更即時和普及化,為國內醫療技術帶來更多發展潛力,也為國人健康帶來更多希望。
Comments